前文回顾
Mr Well (网名)是一名房地产从业人员,与作者在微信群里认识,发烧的历程也有一些共同点。例如,大家都是80后,也是因为受父亲影响而发烧,也是从小就开始认识音响,接触音响,所以每次一旦谈音响,谈唱片总是滔滔不绝的,随随就可以说个1~2个小时,非常投契,这次我就特意地给他做了一个专访。
访谈内容
我父亲是大学生,修读机械专业,到国营单位工作之后,单位保送他去学习无线电,由于当年缺乏物质,而且音响也不便宜,可选性也不多,所以有技术,有动手能力的人都是自己组装的,我父亲就是这样开始涉足音响的。所以我在小学阶段就知道什么是音响。在上初中之后,家里才买了一台国产八达品牌的Hi-Fi功放。
一台电子管功放引领我踏入发烧之路
我真正开始发烧的时间段是1998~1999年,当时就利用自己的压岁钱,加上父亲给予的赞助,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台Hi-Fi功放,是一台广州“天琴牌”的电子管功放。如今这台功放我还在使用,我对它的声音还是挺满意的。只是经过多年的使用,早就更换了老化的电子管及部分电容,但并没有修改它的线路。在买这台功放之前,我原本的计划是自己DIY。我记得当时找电路图,电路参数,购买电子零件都是通过《电子报》《无线电》杂志里获取的。但事实上,DIY的难度是蛮大的,光是备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由于我当年对电子管很痴迷,很喜欢电子管的声音,后来我还是自己DIY了一台电子管前级,定制机箱,开孔,布线、选料、调试都是自己一手把握,终于享受了一把DIY的乐趣。除此之外,我和父亲还尝试过组装音箱,于是就买现成的音箱套件回来自己安装,但最终出来的声音效果的确是强差人意,以失败告终!
痴迷黑胶,多种音乐载体共存
在音乐载体方面,我父亲一开始就接触CD唱片和盒式录音带,可是几乎没有接触过黑胶唱片。但我就相反,我自己比较痴迷黑胶唱片。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就认识了一帮发烧友,在他们的引导之下开始玩黑胶,并且入手了一台瑞士Lenco品牌出品的黑胶唱盘。
通过发烧友之间的交流,我也学会了怎么调校黑胶系统。我之所以痴迷黑胶唱片,那是因为黑胶唱片出来的声音能给我一种很人性化的感觉,只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尽管我痴迷黑胶唱片,但我还有CD机、MD机和硬盘音乐播放机。至于这四种播放机的使用频率而言,如果在不赶时间慢慢享受的前提下,我会选择黑胶,否则就听CD。至于MD机,那是多年前就买下来的,由于有录音功能,我有时候也会用MD机翻录一些黑胶唱片;硬盘音乐播放机则是近期添置的,用于播放数字音乐文件。
我除了有4台播放机外,功放也有两台,一套由DIY胆前级和“天琴”胆后级组成,另一台是钟神合并机(2018年购买),是晶体管功放,功率比较大,价格也不算贵,而音箱目前只有一对Focus Audio(枫叶之声)的落地音箱,所以我都是两台轮流听的。但由于两台机的声音风格差异实在太大,你要是问我喜欢哪台,我真的说不上。不过,我倒是认为人的喜好会有变化的,早几年我听得最多的是胆机,最近常听的是晶体管机,那是因为听多了温暖,柔顺的声音,再换成晶体管机,锐利,鲜活的声音与之前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
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在听音乐的喜好上,我并没有太多的倾向性,港台流行歌、乡村音乐、爵士音乐、探戈等都会听。在音乐资源方面,我目前收集了大概700多张黑胶唱片,200多张CD唱片,但依然还会继续购买唱片。其中,黑胶唱片的购买量会高于CD,而且我买唱片是平均2~3个季度,且以批量形式购买,大概一次性会买50~60张黑胶,20~30张CD。
与此同时,也会从网络下载,或者发烧友圈子之间的分享,甚至通过抓轨的方式获取了一部分的数字音乐文件。
在我眼中,不管是实体唱片(黑胶和CD),或者是数字音乐文件,我最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听音乐,毕竟有些音乐本身没有发行黑胶、或者CD,而是直接以数字音乐文件的形式发行,所以增加一台硬盘音乐播放机,使得我能够以多一种途径存储和收集音乐自己喜欢的音乐。
客厅党是需要妥协的
我的音响摆放在偏厅,也算是拥有自己一个独立环境,但不可能跟独立空间相提并论。客厅党只能妥协,要针对音响做声学设计目前对我来说并不现实。
关于自我定位
如果你问我是属于“爱好者”还是“发烧友”,或许我会回答你,我目前给自己的定位是“爱好者”。为什么不敢称为“发烧友”,我是觉得“发烧友”会更痴迷于音响器材,经常尝试不同的搭配,甚至经常换器材,行为和表现更加疯狂。不过器材无止境,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经常换器材的,音响器材只要自己觉得满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