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Berkeley Audio Design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开放性高,听什么音乐都好听

影音中国 2024-01-30 11:01:38

01.jpg

看了关于Berkeley Audio Design的一些介绍,基本上都会讲到当年的HDCD唱片,以及HDCD历史,又关于这部分的信息,我觉得也不必再做一次详细的介绍了,因为同类型的信息实在太多了。HDCD唱片在1995年正式推出,我记得当年推广HDCD唱片最给力的就是Reference Recording(RR)公司,公司创始人就是HDCD的开发人之一,甚至还创立了自己的HI-END音响品牌来支持HDCD唱片。而Berkeley Audio Design是HDCD另一个开发人Michael“Pflash” Pflaumer主导下创立的品牌。翻开家里的唱片柜,我还保留着一批RR公司的发烧录音,同时我也绝对相信国内的发烧友手上还保留着HDCD唱片。除了RR,还有Marco Polo、雨果、FIM(一听钟情)的一些CD专辑也使用了HDCD技术。当年我就是为了听到HDCD唱片而买了带HDCD解码功能的DAC。对比下来,HDCD唱片经过解码后的声音在动态和声场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02.jpg

03.jpg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电路板安装在两个独立的空间,左边是电源,右边是DAC部分,而且机箱是一整块铝挖出来,一体形成方式制作,这是公认最发烧的机箱制作方式

04.jpg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背部,模拟输出部分同时提供平衡和非平衡接口,数字输入部分提供AES/EBU和S/PDIF。另外,值得注意的是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本身没有电源开关,电源线接上就直接工作,目的就是让你常开,保持煲机状态,一直保持好声音

“原汤化原食”

要解锁HDCD全部音质,它几乎是唯一选择

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Berkeley Audio Design从第一款的Alpha DAC开始到当前旗舰型号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全部都支持HDCD解码功能,只是在用料上不再使用以前的PMD100、PMD200解码芯片,而是自己设计的数字滤波器,分别提供Fliter 1和Fliter 2两种模式。其中,Fliter 1正是针对HDCD而设计,包括1.16和1.24两组可选,据闻就是分别对应PMD100和PMD200。对于手上还保留着一定数量HDCD唱片的发烧友,正所谓“原汤化原食”,只要有了Berkeley Audio Design的DAC就能解锁HDCD唱片的全部音质。但要注意,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默认数字滤波模式是1.16,如果使用1.24数字滤波模式,模拟输出的输出电平会比1.16多出6dB。至于Fliter 2里面的2.16和2.24就是最小相位滤波器和最小预铃振滤波器。

HDCD只是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其中一项功能,其实它还自带MQA Render(MQA渲染器)功能,需要配合MQA解码的前段能对MQA CD(或音乐文档)进行解码。其实它就是类似于HDCD,也是通过编/解码技术,从经过编码的16bit/44.1kHz规格的数字音乐里面实现High-resolution Audio。相比起来,目前市面上还能买到MQA编码的CD唱片,网络也能找到一些MQA编码的数字音乐文件。因此还是MQA Render功能来得实用些。

自带音量控制,具备增益输出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模拟输出部分能够控制电平,而且还是带增益输出的。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默认音量级为25(屏幕上显示25),最高是60,此时在平衡输出端的最大输出电平为+18dBu,即6.15Vrms,54时为+12dBu,即3.1Vrms。使用非平衡输出时60时为3.25Vrms,54时为2Vrms。Berkeley Audio Design推荐使用比54再低一点。但我在实际使用上是直接把音量拉满,听起来更够劲。

在音量控制方面,步进精度为0.1dB。但同时两个声道也能独立调整增益,步进精度为0.05dB。对于追求到极致的发烧友,他们会要求在皇帝位上测到两只音箱的声压级完全一致,才能实现精准的声像定位,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这个功能做精确的调整。

05.jpg

AES/EBU和S/PDIF输入都有独立的隔离变压器,这是标准做法。至于后面独立安装的电路板就是锁相环电路板

06.jpg

DAC芯片采用Analog Device AD1955A的电路板就是锁相环电路板

07.jpg

模拟输出部分基于IC设计,而且IC的型号都被抹去

很纯粹的DAC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是一款很纯粹的DAC,不像当前的同类型产品一样自带USB Audio界面。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需要使用Alpha USB Series 2界面才能与电脑连接,Alpha USB Series 2界面需要另外购买。

从Berkeley Audio Design的角度看,这叫按需购买。如果只是听CD唱片作为所需,USB Audio界面根本用不上。到了某一天想接电脑玩PC HIFI,听High-resolution Audio音乐文档了,再增加一个USB Audio完事。从发烧角度看,两部分独立供电,减少干扰,两者之间有数字信号线连接,可以通过换线可以改变声音。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数字输入界面有三种,分别是光纤、S/PDIF和AES/EBU。其中,S/PDIF界面就使用BNC接口,而非RCA接口。我打开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顶盖观察内部的设计,AES/EBU和两组S/PDIF(BNC)各自都有一个对应的隔离变压器,这是最标准的设计方式。之后经过一块独立于主板的小电路板,这是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锁相环电路,电路上面还用上了两颗Crystek公司的超低相噪晶体振荡器,分别对应44.1kHz和48kHz采样率及其倍频采样率的数字音频信号。之后就是DAC芯片,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在这里使用1只Analog Device AD1955A立体声DAC芯片,DAC芯片的时钟信号也使用Crystek公司的超低相噪晶体振荡器提供。至于模拟音频部分就以IC为主,不过这些IC的型号全部被抹去,而供电部分是2组变压器负责供电。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所有的这些电路板都安装在一个一体成型的铝机箱里面,而且机箱非常厚重,这是发烧友公认最好的机箱制作方式,里面有划分为两个独立空间,一个是装电源线路,另一个装着DAC线路。在数字音频流支持方面,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最高支持24bit/384kHz PCM数字音频流,至于DSD方面,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本身不支持DSD,但真正要放出声音来没有任何难度,把DSD转换成PCM就能播了。Berkeley Audio Design给出的推荐就是使用JRiver Media Center播放/管理软件,使用软件内部的转换功能转换成PCM,最后由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做D/A转换。

08.jpg

Alpha USB Series 2 USB Audio界面,这里面有一个细节,USB Audio接口的面板与机箱背面版有所区分,其实USB Audio的输入模块是跟机箱之间有物理隔离,目的是减少震动

与黑胶唱盘拉近距离

请恕我在这一期又把EMI发行的鲍尔特爵士指挥的《艾尔加第一交响乐》黑胶唱片和CD唱片出来试听对比,因为这是我听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时的一个很深的体会。在没有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到来之前,在我原来的音响系统里面,播放黑胶唱片和CD唱片之间的差距很大,黑胶唱片出来的声音密度明显,还有声场感比CD唱片好。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到来之后,用原来CD机自带的S/PDIF输出到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这样听下来声场一下子扩大了不少,高度和宽度大大拉开,中频密度大增,声音更饱满,而且低频更沉,但却变得干净,一下子跟黑胶唱片就拉近了距离。但细听之下,密度和声场还是有差异,黑胶唱片的声场宽度还是在左右两端的宽度上再拉宽一点。因此,我又想到了播放设备,也就是转盘部分。为此我把家里的Krell DT-10扛回办公室,它与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之间我就使用AES/EBU数字线连接,而且这根AES/EBU接线还是专业音频厂商Apogee定制的线材。经过这么调整,嘿!那就从此变得不一样。首先,声音可是四平八稳的,非常扎实的,声场的规模感进一步增加,特别纵深感方面,可以很明显察觉到声场往后推,声音的信息量更大了,而且耐听性变强了,特别是管乐的声音听起来不冲了,可以放心的加大音量听,这样才能很好的感受到交响乐磅礴大气的声场,以及强烈的动态对比。同时,也跟黑胶唱片播放出来的声音距离非常接近了。有朋友给我建议,甚至还能借出一台Eosteric P0转盘让我试试,它比我的DT-10要好得多,但很抱歉它太重了,也太贵了,我扛不动了。

听架子鼓录音,又狠又轻松

日本GML公司发行的《HI-FI鼓王》专辑是对系统重播要求极高的唱片,在当年的唱片内页里面也描述了这个录音的特点大致如此:鼓声之猛劲已经超越发烧友的想象力,Midbass的狠劲,低音的份量,铜拨声的定位与瞬变都好到令人口呆目瞪。说白了就是音效太狠了,而且一般发烧友不可能经常在家里听这专辑,否则邻居就过来投诉了,但在公司里面就不一样了,下班后其他同事,以及其他公司的员工回家,这时候听就可以尽情享受了。

这个专辑我主要听第5段“Polytonality”,我当时用的音箱是Perlisten S7t Limited Edtion,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把音箱的声音重播效果进一步的解锁,铜拨声的金属质感太好了,清脆鲜活,质感强烈,细节很清晰,鼓声非常狠,声像大而不臃肿,也没有轰头的感觉,打出来充满狠劲,干净又利落,质感表现是实实在在的。还有第4段Popcorn City 88 Avenue,这段录音有点别扭,整个录音划分为四个部分,但却没有分段,总时长接近30分钟。对比起第5段,这段音乐并不爆棚,不是让人血脉沸腾的,而是让人放轻松的节奏,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出来的乐器质感是太真实了,定位也太清晰了,声音也太饱满了,音乐听起来也太有吸引力了,将近30分钟的音乐时长也能轻松的听下去了。

总结

声音大气,开放性高,听什么音乐都好听

Alpha DAC Reference Series 3的声音大气,开放性高,这个高端器材的一个共有的鲜明特色,越往高端越是如此,否则只是售价高端而已。而且声音大气,开放性高的声音,其实听什么音乐都好听。听交响乐时,你能感受到非常磅礴的声场、非常强烈动态对比,以及非常扎实稳重的低音,这就是发烧友所追求的目标;听流行歌的时候,你能感受到非常带劲的节奏感,甚至能够跟随节奏扭动身躯,手舞足蹈,完全融入音乐里面……我感受深刻就是听Aaron Neville(发烧友称为“大粒墨”)演唱的Everybody Plays The Fool,这张EP专辑虽然平时很少听,但这次重新再听,声音实在漂亮,录音制作也实在漂亮,乐器的演奏生气勃勃,节奏感强烈,非常动听,特别是鼓声的打击感很强,而人声部分还十分的轻松自然,中低音部分的能量丰富,规模大,有包围感,但却很干净,完全没有累赘的感觉。

大气,开放性高的声音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开大音量听音乐,为什么呢?如果声音不够大气,开放性不够,动态上来了听起来却很压抑,不够轻松自然,声场小,音乐听起来就不好听了。相反声音一旦开放性高,而且大气,当开大音量后,动态上来时声音听起来依然轻松自然,不会感到压抑,同时声场会变得宽大,弱音细节也变得丰富起来,强弱对比更家鲜明,听起来就会觉得舒服,好听!

●参考价格:216000元

●咨询电话:86-754-89927132

●网址:www.maxdigit.com.cn

编辑:Frankie

为你推荐

全部评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