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初体验,如同一首《哥德堡变奏曲》

2015-11-17 15:58:20 来源:影音中国

提起巴赫的键盘曲《哥德堡变奏曲》,人们首先想起的多半是已故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Glenn Gould)对它传奇性的演奏。就象这首变奏曲以主题开始,经过30个变奏后又以同样的主题结束一样,古尔德的录音生涯也从1955年录制《哥德堡变奏曲》开始,在1981年以再次录制这首曲子而结束,完成了一个生命的大循环。

  

  古尔德演奏哥德堡变奏曲,前面有6分多钟的介绍,只听音乐可以快进略过。


  有一种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由古尔德首先推广开来的。其实并非如此。著名女羽管键琴演奏家兰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1879~1959)才是名副其实的先驱。正是她的演奏和1933年灌制的著名唱片使这首曲子逐渐传播开来,被钢琴家和大众所接受。图雷克也是最早演奏《哥德堡变奏曲》的钢琴家之一。早在30年代,她的音乐会曲目中就已包括了这首作品。那时,古尔德才刚刚降生呢!

兰多芙斯卡的两种羽管键琴版EMI


  由于作品的原谱上很少有速度表情记号,留给演奏家们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以各个演奏家的处理方式差别很大。从30年代至今,上百种唱片版本先后涌现,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其中最著名的一直是兰多芙斯卡的两种羽管键琴版(EMI和RCA各一)、古尔德的两种版本(Sony)以及匈牙利钢琴家席夫的版本(DECCA)。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BWV 988.(安德拉什·席夫)


  根据最早的巴赫传记《天才巴赫的一生及其作品》(弗克尔1802年出版)中的说法,《哥德堡变奏曲》是为身患失眠症的凯塞林克伯爵所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他消磨漫漫长夜,减轻失眠的痛苦。“哥德堡”是伯爵身边的羽管键琴演奏家的名字,也是巴赫的学生。变奏曲由一个主题及其30个变奏组成,在30个变奏之后,主题再现,圆满地完成一个循环。伯爵对这首曲子着了迷,慷慨地赐给巴赫100个金路易,相当于巴赫一年的工资。《哥德堡变奏曲》这个曲名并不是巴赫起的,而是传记作者弗克尔在巴赫死后起的。这些说法显然很有故事趣味性,让很多不听古典音乐的人,对本曲名字也耳熟能详,甚至真的寻找来当催眠曲用。巴赫自己的说法则十分简单,称它为“包括一首咏叹调及其变奏的键盘练习曲,为有两个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现在一般都用钢琴演奏。


  这首作品看似平常的变奏曲,实际上却是精心安排的。它的变奏都建筑在主题(咏叹调)的32个小节的低音线上,这个数字正好是作品的段落总数(30段变奏加上首尾两段主题)。更奇妙的是,主题低音线上的音符数也是32个!在30个变奏中,大多数变奏的长度是30小节。第3、9、21、30变奏是其一半(16小节)。唯一的例外是第16变奏。这是一首47小节的法国式序曲。

  《哥德堡变奏曲》,开篇的主题,名为“咏叹调”,是一首萨拉班德舞曲。寥寥数音,和缓、平静地响起,沉思般地展开,极为柔曼婉转。那轻轻的几声颤音,夜凉如水,撩拨心弦,善感的人要听出泪来。或是对上帝的感恩,或是对世间的慨叹。每次我听这段音乐,心绪都不能平静。二、三分钟的时间,云舒云卷,往事苍茫,仿佛经历一世。

  主题后面,就是三十段变奏了。三十段变奏,徐急错落,性格各异,长短不一。有卡农曲、赋格曲、创意曲、托卡塔、咏叹调等各种形式。旋律起伏多变,技巧瑰丽险奇,风格多姿多采,结构庄严奇妙。有萨拉班德舞曲风格、西西里舞曲风格、幻想曲风格、前奏曲风格等,还使用了意大利和德国的民歌。或华丽、或质朴、或刚健、或轻柔、或喧腾、或宁静,山清水秀,波澜壮阔。让听者在数十分钟内,体验了万里风光,百世浮沉。三十段变奏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主题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使人叹为观止。

  三十段变奏结束时,在耳边,又响起了那使人沉醉的主题曲“咏叹调”,在经过了三十次变奏过后,已经变得异常的丰富、复杂,仿佛回到起点却再也不是起点了。好比一个游子,重回阔别的故乡,这时心中的故乡,已不是从前的故乡。重听主题曲,不似向前声!使人更加感怀,更加沉思,却又心绪平静,心念上苍,心境澄明。


  音乐本来是无可言说的,我相信,当年巴赫创作音乐的时候,心中只有对上帝和音乐的爱。然而听音乐的人,有着不同的聆听经验、情感经历和世故阅历,听音乐时就会有不同的感动。聆听音乐其实是一种客观加主观的活动。我们从来就不想去解说音乐,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自有震撼心灵的力量。我只是想说,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乐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有道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很多人曾问过古尔德:“你最欣赏谁演奏的巴赫?”每一次古尔德的回答总是:“女钢琴家图雷克(Rosalyn Tureck,1914~)。”


  今年85岁的图雷克60多年来一直以演奏巴赫作品闻名,曾被著名乐评家哈罗德-勋伯格誉为“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很可惜,她以前的唱片都是小公司出版的,国内见不到,故此名气很小。事实上,她可能是钢琴家中录制《哥德堡变奏曲》次数最多的一个,也是演奏它时间最长的一个(长达60多年)。古尔德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虽然魅力非凡,但不容否认,它带有强烈的古尔德个人风格。与之相比,美国女钢琴家图雷克的演绎更合巴赫的原意,难怪古尔德也对她大加赞赏。

图雷克 哥德堡变奏曲


  和许多钢琴家一样,图雷克在晚年渐渐进入了更平静、更深邃的升华境界。每个音符、每个变奏都被她处理得异常清晰、端庄。由于她严格遵守巴赫的反复记号(很多钢琴家省略了反复部分),所以演奏时间也比绝大多数版本长。在敏感的指触、纯正的风格感中,我们丝毫感觉不出演奏家是位84岁的老人。这是稳重内敛、宁静致远的演绎。正如她本人所说:“我从不把这部作品当成炫人耳目的技巧表演。它是生命的体验”。现在就让我们聆听这位“巴赫音乐的女大祭司”、曾任纽约爱乐首位女指挥、朱利亚德学校教授的图雷克来演奏,在《哥德堡变奏曲》中体验生命的多姿多彩吧。

 

  钢琴家们对《哥德堡变奏曲》,似乎都有一种宗教式的虔诚情怀。俄国钢琴家加夫里洛夫的演绎,此版长达74分钟,和古尔德版相比,速度差别极大,演绎效果完全不同,他有较多的感情投入。按加夫里洛夫的解说,他演奏巴赫此曲时,想到的是《圣经旧约·传道书》里的一句话:“阳光之下毫无新鲜之事,一切的劳碌都是虚无。”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演奏:加夫里洛夫

钢琴家的理解:无论如何折腾,还是要回到起点,最后终归于无。生命之体验,如同一曲《哥德堡变奏曲》。

猜你喜欢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许巍一首新歌,就这样感动

70-01-0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许巍一首新歌,就这样感动

生命之初体验,如同一首《哥德堡变奏曲》

70-01-01

生命之初体验,如同一首《哥德堡变奏曲》

女孩将邓丽君的42首歌串成一首歌,唯美动人

70-01-01

女孩将邓丽君的42首歌串成一首歌,唯美动人

【音乐】520表白歌曲推荐,哪一首更适合你?

70-01-01

【音乐】520表白歌曲推荐,哪一首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