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美国知名音响论坛AVSFORUM,关于北美之声.爱湃浓(Aperion Audio)Theatrus(T系列)定制安装监听音箱的评论分享,原作者Mark。这篇帖子发布至今已有15K浏览量,下面我们看看Mark都说了些什么。
过去3个星期中,我沉浸于对Aperion Audio Theatrus T80监听箱的深入体验之中。在此之前,我的音响系统一直是Aperion的领地。因此,当Theatrus系列新品发布的消息传来时,我满心好奇,尤其是对那些创新特性的向往——它能在自由场/屏幕后模式与墙上/墙内安装选项间自如切换的灵活设计。
下单仅仅3天之后,扬声器便如约而至。安装过程异常顺利,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试用之旅。我取出了当前的MultEQ-X配置文件,为3个前置扬声器重新进行了设置,并迅速进行均衡调整。初次开机,其表现已颇为不俗!然而,不久后我便察觉到了一些因环境差异导致的本地化影响。
显然,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性,我的环境自然也不例外。将扬声器置于桌面上显然并非最佳选择,于是我动手制作了一些临时支架,确保3个扬声器的高音单元能尽可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一调整,竟让声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音质变得更加出色!
在细数这款扬声器的诸多优点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个我发现的小瑕疵,但对你来说,或者这并不构成困扰。当我们将中置扬声器侧放时,其离轴响应表现略微有所下降。通过一系列测量发现,在距离中置扬声器约10英尺、偏左或偏右40英寸的位置,音频响应会出现一些衰减。这一现象在3kHz至6kHz以及4kHz至8kHz的频率范围内尤为明显。我猜测,这或许是AMT带式高音扬声器的一种固有特性。如果你的计划是将它置于电视下方,且直接位于观看位置的正中央,那么这一瑕疵或许可以被忽略。然而,若影院内增设更多座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再次强调,这只是基于我个人家庭影院环境得出的观点。
将中置扬声器重新调整至直立状态,并将高音单元精确置于中央位置。诚然,这样的布局会让扬声器略显偏向一侧,但经过我的仔细聆听,并未察觉到有明显的音质差异。再者,由于它们都被巧妙地隐藏于屏幕后方,外观上的些许偏移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再次进行测量时,我位于中心位置,距离约为11英尺半,发现无论是在哪个方向上偏离中心40英寸,扬声器的增益都能稳定地保持,没有丝毫衰减。
我曾与Aperion的Dallas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Theatrus扬声器系列在尺寸和深度上可能各有千秋,但它们容纳AMT高音单元与软球顶中音驱动器的边框设计却是如出一辙(大部分机种是一样的)。一个念头瞬间闪过我的脑海:为何不推出一款配备可翻转AMT带式高音单元的版本呢?如此一来,若您需要侧放扬声器时,便能享受到更加全方位、更加均匀分散的声音效果了。或许,这样的设计Aperion很快就会让它面世了吧?
接下来,我的朋友保罗过来帮我做了很多不同位置的测试,把T80摆放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向,指向不同的位置以及距离上进行测试。我们在音箱下面增加了支架,中高音单元方向如下图,我们不断增加高度,0.07米、0.1米直到0.2米高,花费了一个下午。最后,在0.2米高的支架上T80的高音/中音阵列,声音听起来最棒!
一旦确定了正确的摆放高度和方向,保罗的任务就完成,可以跟我一起享受T80的声音了。我开的音量不是很大:两个主座位的声压级大约为80dB,距离2米左右,中置就在我们两个主座位之间的正前方。所以无论你是坐在左边还是右边的座位上,听起来声音都是一样的。另外,就算你坐在其他位置上,你都能很清楚地听到中置发出的电影对白的声音。不管是听音乐还是看电影,我以前也有测试过达到这样声音品质的音箱,但它们没有达到人声这么清晰的程度。我相信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是Theatrus系列有两个独立的2英寸软球顶中音单元以及它们的波导角设计。所以我花了一下午在我的听音房,T80的声音表现让我非常的满意,每个座位之间的声音一致性表现得很好,同时保持有一个巨大的声场范围!
T80 听音环节
此刻,我已邀请了4位朋友前来参与A-B听音测试,对比我当前的音响设置与Aperion Theatrus T80的声音表现。在这4位朋友中,有两位并非音响行业的专业人士。Mike是Concord Car Stereo的店主,同时也是一位资深的2声道音响发烧友。而John Dewey,则是HIGH PERFORMANCE A/V的拥有者,对音响设备同样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们四人都不约而同地发表了相似的见解。尽管表述各异,但他们却达成了惊人的一致:T80监听箱的声场更为宽广,且整体的凝聚力显著增强。中高频段的细节层次更加丰富,对话的清晰度也大幅提升。当John 听完这两段对比音频后,他形象地比喻道,这就像是为音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事实上,无论是John 还是Mike,都对T80音频中的细节表现赞不绝口,有说不完的话。最终,包括我自己在内的4个人,都一致认为T80的表现更为出色。当然,这是在我特定空间内得出的结论,毕竟每个房间都有其独特性。我已经为这对扬声器买单,并决定将它们留下。众所周知,家庭影院的投入很快就会遭遇收益递减的瓶颈。在订购这些扬声器之初,我虽预料到它们可能在某些方面会对我现有音箱性能有所提升,但未曾料到,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它们竟能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这着实令我感到惊喜不已!
T80自动校正与EQ校准
Audyssey的MulEQ-X(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调试)已成为一项极为出色的工具,它为我带来了极佳的音效体验。尽管在反复调试的过程中,我始终采用相同的12个麦克风模式,但每次都能收获满意的结果。此外,我还特别喜欢它能与REW协同工作的特性。我习惯使用麦克风夹具来运行5个麦克风的平均值,确保麦克风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我会先在REW中进行EQ校准,然后将校准文件导入MulEQ-X中,再次进行验证。在此过程中,我会将所有更改保存为“仅参考”,这样我就能轻松地在不同设置之间切换,确保音效没有任何问题。我之所以分享上述校准流程,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这一流程获得可重复且稳定的结果,我认为这种方式应该对每个人都有效,你只需要勤快一点就好了。
在调试过程中,有一件事我马上就注意到了,那就是这些Theatrus扬声器似乎很乐意接受你扔给它们的任何音频文件。下面的屏幕截图显示了通过5个麦克风测试的MultEQ-X模式。我相信,如果你正在使用Dirac或任何其他的自动矫正程序,你也会得到同样的测试结果,甚至是更好的测试结果。
MultEQ-X后的5个麦克风平均数,如果我稍微给多一点增益,它们就会堆叠在一起。
这是一个快速的Before & After测试曲线,用我REW的通常设置。一般是5-7Q`s。我发现这就已经可以给出最好的整体结果了。
这块只是为了好玩,我做了一些我不推荐的测试,但它表明这些T80扬声器可以很容易地被校准(这对你来说可能很重要,也可能不重要)。我们从增加REW正常需要的EQ数量开始。然后我花了大约一个小时来研究所有3个T80扬声器,不断得增加几个点,并调试增益。
如前所述,对调试结果,我同样非常满意,并计划继续购买Aperion Theatrus T65来替换我的其他环绕声道扬声器。T65虽然箱体小一些,但对我来说看起来还是有点大,可以挂在墙上。我需要和Aperion谈谈,看看他们后续还有没有嵌入式的机种出来,我很期待我使用整套Theatrus系统的那一天。
既然我已经有了这样的体验,那么我此后绝不会再订购不具备A-B测试功能的扬声器了。这意味着,我必须能够对比我现有的扬声器,或是尝试两个不同的品牌音箱。因此,如果你正打算购买扬声器,我极力推荐你尝试一下去做A-B对比测试。你可以将它们与你现有的扬声器进行对比,或者如果你还没有扬声器,也可以先购买不同的款式,听听哪一个的音质更胜一筹,然后再退回你不喜欢的那一款。
谈及T80的声音表现,这确实是个颇为复杂的话题。每个聆听空间都有其独特性,每个人的听觉感受也各不相同。因此,对我个人而言,乃至所有参与本次听音测试的人来说,要给出一个确切的评价实属不易。不过,我们最终都有一致的感受:声场更为开阔,整体的凝聚力也更强。特别是在中高频段,细节层次更加丰富。对话的清晰度也有了显著提升。
T80的灵敏度非常高(最高可达122dB), 所以我得根据我的空间,控制音量。音量控制好后,它的声音充沛而适中,完美契合我的空间,没有丝毫令人不悦的声音频率产生。在与我的1723型号进行对比时,它们既未显得过分明亮,也未有过多的温暖倾向。我深信,其采用的三分频设计,尤其是搭载了AMT高音单元,正是我决心保留它们的核心原因。在我所处的空间,我倾向于认为它们并非仅仅在性能表现上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与我的需求更为契合。
第二轮体验-Theatrus T65
正如我上文提到的,我又购买了Aperion的Theatrus T65监听音箱,用来作为影院的环绕声道使用。这与其说是一次产品评论,不如说是一场关于整个音响系统安装与调试的详尽记录。无论您是音响系统的初学者,还是拥有专属影音空间的发烧友,北美之声.爱湃浓(Aperion Audio)Theatrus 扬声器系列都绝对值得您深入探索。该系列目前提供两种尺寸选择:标准型与超薄型,更贴心的是,现在还推出了嵌入式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我此次体验的是Aperion Audio的Theatrus T65扬声器,共配置了4台。其中,两台全尺寸T65扬声器被安置在后面后环绕的位置,而另外两台超薄型T65S则作为侧环绕使用。在过去的数周里,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对它们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测试。我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次测试,能够验证它们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T80级别的水准。同时,我也在思考,它们是否有潜力成为我影音系统中的永久成员。
北美之声.爱湃浓(Aperion Audio)TheatrusT65
北美之声.爱湃浓(Aperion Audio)TheatrusT65S
在我测试这些T65扬声器之前,我还要做一个事情。因为在我的影音室空间中,侧着放T65扬声器至少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那个位置右边是一堵相当近的墙,左边是一堵巨大的玻璃墙,中间有一个壁炉。这是我们买房子之前添加的壁炉。因此,我如何才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利用Theatrus扬声器的功能呢?我如何能够将作为侧面环绕的T65凹进去呢。这就是我的希望,最终我也成功了。
如前所述,我在给这些Theatrus扬声器设法寻找最佳的安置/安装位置。至少,这在我的影音室空间布局中,这一过程颇为耗时。为获取至臻音效,它需被垂直放置于听音轴线上。故而,若您打算将其安置于头顶三尺高的墙上,且未能妥善调整其倾角,听众或许还能勉强接受。然而,一旦您将其调整至恰当位置,它将彻底颠覆您的听觉体验,使之焕然一新,对比我的其他音箱何止更胜一筹!
我观看的《新蝙蝠侠》电影,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那紧张刺激的追逐戏中,蝙蝠车发出阵阵邪恶而震撼的咆哮,贯穿始终。不仅如此,你还能清楚听到其增压器释放出尖锐的高频呜呜声,在案件侦破的关键场景中时隐时现,为剧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紧张。这一点,在我们进行的A/B测试中尤为显著。
就在那惊心动魄的追逐前夕,一场激烈的枪战骤然爆发。戈登迅速停车,隐匿于门后,此刻,玻璃碎片四溅的清脆声响清晰可闻。得益于7个Theatrus扬声器的巧妙布局,声音不仅源自前方,更从侧面包围而来,营造出沉浸式的全方位听觉体验。
从1:16:10至1:25:00的片段,正是我们初次进行A/B测试的内容之一,Mile形象地称之为“狂欢节场景”。正如前文所述,这两款扬声器T65与T65S均表现出色,但T80在信息的呈现上会更为丰富。如今,在蝙蝠侠的狂欢节场景中,7个Theatrus扬声器的运用,使得音效更具爆发力,凝聚力更强,尤其在中高频段,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听起来简直美妙绝伦!
1:21时,企鹅向蝙蝠车的防弹窗发起了猛烈的射击。在A/B测试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听见玻璃破碎的声响。然而,T80扬声器的表现尤为出色,那声音仿佛真实的玻璃在瞬间碎裂并四处飞溅,逼真至极。相比之下,其他扬声器的声音就显得苍白无力,缺乏那种震撼人心的真实感。
后置环绕-T65扬声器
Paul与我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对各种不同的距离、宽度以及高度进行了详尽的尝试与调整。下图所展示的,实际上是两个音箱,其底部安置着稳固的木质基座上。这一调整过程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与我们对T80的调整不相上下。
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当扬声器的底座高度约为35英寸,距离我们7英尺并稍稍后倾,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7英尺,同时略带内倾角度时,其音效表现最为出色,完美契合了我的空间布局。
我动手组装了一些崭新的木支架,尽管它们尚处于未完成的阶段。为了能让支架达到预设的内倾角度,我在柱子间安置了一枚临时螺丝作为过渡。同样的方法也被应用到了前置扬声器的安装上。
我随手拿起一块粉色标记块,缓缓旋转着整个支架,进行着细致的标记与调整,目的就是要找到那最为宽广的80dB覆盖范围。我深信,这最后一步的精妙调整,定能为整体效果带来显著的差异与提升。
侧环绕-T65S超薄扬声器
相较于前置与后置扬声器,侧环绕T65S Slims的安置着实耗费了不少时间。以下便是在我空间中寻得的最佳摆放位置。这两款扬声器安置于前后扬声器之间,位置恰到好处地向前偏移,确保不会妨碍到坐在沙发上的任何一位观众。它们与壁炉旁预留的空间也刚刚好,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稍后您将会发现,其高度与后置扬声器是一致的。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还是尝试了多种不同的位置摆放,反复斟酌,只为寻得那最为理想的效果。
这就是我想要试用这些Theatrus扬声器的完美例子。我将它们背面的声音调节跳线插也移到墙壁和屏幕后的位置上。说准确点是在我的窗帘后面。
右环绕T65S扬声器的凹进房间改造颇为简便。它既可以直立摆放,也能侧放,且无论哪个方向,都可轻松添加填充物以达到最佳效果。
Theatrus AMT 高音单元的旋转尝试
它原来是这样的:
关于Theatrus AMT高音单元的旋转问题,我们之前已有过一番探讨。于是我心生一念,何不亲身实践一番呢?这对我来说其实不是很难,你们知道毕竟我的动手能力很强。我首先小心翼翼地将整个铝面板拆下来,随后将其翻转过来。这一翻,我竟惊喜地发现它的AMT高音单元是被4个螺丝稳稳地固定着的,这意味着它完全具备旋转的可能性。然而,遗憾的是,旋转后铝面板留给AMT高音单元的开口宽度似乎并不足够。无奈之下,我只好将所有的喇叭都拆卸下来,凭借着一只手锉,一点一点地将铝面板高音单元的开口拓宽,直至满足其旋转的需求。
我们尚未开展任何实质性的测试,去探究高音单元翻转后的具体影响。我们只是静静地聆听,沉浸其中,且深感满意。我利用multEQ-X软件重新对扬声器进行了校准,并取5个麦克风测量的平均值以确保准确性。以下展示的是扬声器原始的直立配置状态,同时AMT高音单元已进行了翻转,扬声器呈侧放姿态。在此过程中,我们确实观察到了一些变化。但令人欣慰的是,音质听起来依旧非常得好,我丝毫未察觉到任何负面的改变。接下来,我计划将改造后的、带有翻转AMT高音单元的铝面板安装到其中一台T80前置音箱中,进一步开展实际测试与测量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右环绕T65S扬声器因其特殊位置,音量被我的房间结构降低了5dB,这也导致从50Hz开始,声音出现了一些衰减现象。
反转AMT高音单元之前和之后的曲线
在我调试好后,经过连续一周的频繁使用,我最终完成了几项关键的对声音有帮助的改进。我将左环绕声T65S扬声器轻轻的抬起,并将其侧向放置。同时,右环绕声T65S扬声器也被我提高了约4英寸的高度,稍作调整,使其略微向下倾斜并向内倾斜。这一系列的位置角度改动并非我最初能想到的,而是我在长时间听音测试后所作出的调整。然而现在,4个环绕声扬声器的顶部竟然完美地保持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和谐与统一。
一切准备就绪,我在MultEQ-X中精心设置了新的配置文件。随后,我启动了常规的12个麦克风位置测试,并利用麦克风夹具精准地计算了5个麦克风的平均值。接着,在REW软件中,我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均衡处理,再将优化后的文件导回MultEQ-X进行二次校正。结果显而易见,令人振奋。
左环绕扬声器巧妙地隐藏于窗帘之后,虽位置稍显凹陷,但效果非凡。屏幕上,顶部的紫色线条清晰地展示了MultEQ-X所完成的调试工作,而正下方的线条则是我精心均衡后的成果。再次,我对MultEQ-X那令人惊叹的自动校正与均衡能力深感震撼。若再辅以心理声学平滑技术,那效果简直如同魔法般不可思议,令人感觉仿佛是在作弊,却又如此真实而美妙。
同样的,我在设置调试好我新的Theatrus影院系统后,很高兴邀请两位朋友回来,帮助进行原始A/B测试。他们的意见是与之前试听T80的结果相同,只是效果一下多出了7倍。
下面是其中一个朋友的回帖
我足足花了4个小时沉浸于Mark调试的Aperion的Theatrus系统之中,无论是聆听音乐还是观赏电影,体验都极为出色。
首先,必须澄清的是,Mark的图片与描述并未完全揭示他那空间的诸多问题。客厅呈下沉式设计,两侧还与房子的其他部分相通,墙壁与表面凹凸不平,仿佛置身于一个“房间”的异次元角落。说实话,要找到比这更棘手的空间,恐怕还真不容易。常言道,愚者无畏,敢于踏入智者望而却步之地。但Mark显然非愚者之流。
我亲身体验过众多高端音响系统(价值均在10万美元以上)。就音乐播放而言,Mark的Theatrus监听音箱系统无疑令我极为满意。它能与 MBL Radialstrahler(我个人钟爱之选)或是那些亿万富翁专属的、难以企及的unobtainium级音响相媲美吗?我不敢这么说它们可以。但话说回来,Mark的Theatrus系统在这个价位上,其表现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音调精准无误,控制力恰到好处,低音如雷鸣般震撼,动态效果犹如亲临现场。声场自然而宽广,高度感十足,这正是我们通常对专业增宽声道和天空声道的期待,尽管Mark的Theatrus系统并未添加这些配置,但我依然能感觉的到。我唯一觉得稍显不足的是“深度”感略有欠缺,但这也仅仅是吹毛求疵罢了。
想象一下,如果您拿出那价值连城的300磅exotic-veneered单板、由实心坯料精心铣削而成的机柜,再配上Einstein-Bose冷凝高音单元和纳米加密钛低音喇叭、纯度远超A++级的放大器,以及由西藏僧侣手工编织的音频线(当然,还配备了低温稳定的电缆升降机),这样的配置,这得要花多少钱?恐怕只能在Audiogon上寻找买家了。
还是现实一点吧,体验了Aperion Theatrus 系列监听箱,我的脑海里不断的涌入这些价值高昂的设备来跟它做对比。
对于电影体验而言,Mark调试后的Theatrus影院系统,他完全可以售票营业了。因为你一旦踏入这里,便会发现,这里就是真正的电影院,无需再前往那些所谓的“真正”电影院。Mark的整体方案着实令我大吃一惊,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当前正在考虑的私家影院构建计划,包括Grimani设计的HT 24x19x10、房间中的高端配置。那些在音乐播放中展现出色的元素,在电影播放时的效果更是翻倍,我在此便不再赘述。但有一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对话的清晰度。以往,我看电影时总会打开字幕,以确保不错过任何一句对话。然而有了Theatrus在这里,即便是在最为嘈杂、听觉元素最为密集的场景中,对话依然清晰准确,仿佛近在耳边。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影音中国网刊载本文,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