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音频领域重要的技术提供商,高通公司每年会发布相关市场报告。以下即将解读的《音频产品使用现状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计算机(笔记本电脑)音频用例,对7个国家3500名笔记本电脑用户展开调研,主要了解他们的核心痛点以及未来购买的驱动因素等。
《报告》显示,全球73%的笔记本电脑用户选择无线耳机作为主要音频配件,每天使用频率高达33%,在印度甚至超过50%。然而,尽管无线音频技术不断进步,用户实际使用中仍面临诸多痛点:连接不稳定、音质不佳、音频延迟……尤其是游戏和视频通话这类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音频延迟成为影响体验的关键因素。
音频使用场景多元化,无线耳机成为主流
《报告》指出,笔记本电脑的音频使用场景非常丰富,包括观看视频、聆听音乐、游戏和视频通话。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学习,音频设备都扮演重要角色。无线耳塞因其便携性和无束缚感,成为最受欢迎的外接音频设备(73%),远超有线耳机、外接音箱等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用户对音频配件的偏好存在差异。例如,日本和印度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有线耳机,中国和印度用户对智能音箱的使用率较高。这反映出本地化市场策略的必要性。
痛点集中爆发:连接、音质与延迟
《报告》显示,连接问题和音质不佳是用户最不满意的两大因素。
超过75%的用户表示遇到过音频延迟或同步问题,其中9%的用户表示“总是遇到”,30%的用户“每周都会遇到”。在游戏场景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近80%的用户表示在游戏中经历过音频延迟。
笔记本电脑内置扬声器同样表现不佳。51%的用户认为音质差,21%的用户认为音量不足。尤其是在中国,有3/4用户对内置扬声器表示不满。
购买决策:实用主义主导,高端化趋势明显
用户在选购无线耳机时,最看重的三大因素是:电池续航、佩戴舒适度和音质表现。价格和易用性紧随其后。与往年相比,佩戴舒适度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电池续航成为首要考量,反映出用户对实用性的高度重视。
此外,全球95%的用户表示有计划再次购买无线耳机,近80%的用户愿意支付50美元(约合358元)以上,其中一半愿意支付150美元(约合1073元)以上。这说明用户对高品质音频设备的支付意愿正在增强。
未来趋势:一机多用,技术驱动体验升级
《报告》还发现,越来越多用户希望用单一设备满足所有音频需求,而不是为不同场景配备不同设备。这一趋势在德国尤为明显。这意味着未来音频设备将向“全能型”发展,具备高质量音频、低延迟、长续航、舒适佩戴和智能降噪等多项功能。
技术上,支持最新蓝牙标准的端到端解决方案、LE Audio技术、自适应编解码器(如aptX Adaptive)、AI增强降噪等,将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笔记本电脑厂商也需优化无线连接模块和扬声器系统,以提供更稳定的音频输出。
结语
无线耳机已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最佳音频伴侣,但用户对连接稳定性、音质和延迟的满意度仍有待提升。未来,通过技术升级和用户体验优化,无线音频设备有望真正实现“无缝体验”,满足用户在多场景下的高品质音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