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Hi-Fi真神回归!试听安桥发布的两款新品

影音中国 2025-11-28 11:20:03

01.PNG

Icon系列的P-80前级放大器、M-80立体声后级功率放大器这对搭档是Onkyo在2025年的CES展会上发布的全新产品,另外同时间还有一款A-50合并放大器。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普遍被视为Onkyo意图重新聚焦于Hi-Fi音响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P-80和M-80的机身尺寸几乎相同,均由铝合金材质构成,线条简洁利落。其中,M-80的前面板设计的一大特点是配备了大型的VU电平表,提供了直观的信号电平显示,这个设计源自Onkyo的经典产品设计(如:M-504、M-506)。而整体设计语言在保留传统Hi-Fi器材沉稳感的同时,也体现出当前的简约审美趋势。

功能配置直接拉满

在功能配置方面,主要的功能都集中在P-80身上。P-80是一款自带数字音频功能的前级放大器。

在数字部分,P-80内置D/A转换器,流媒体音乐播放器,可以通过无线Wi-Fi,或者有线网络方式连接网络实现流媒体音乐播放。还能使用光纤、同轴数字接口连接CD转盘,机顶盒等设备,而HDMI ARC连接电视机把电视节目的音频回传到P-80。另外,它还有一个USB-A接口,可以连接USB存储设备。

在模拟音频部分,P-80有4组输入,3组输出。在4组输入里面,有1组是唱头放大器输入,它能支持MM和MC两种唱头,MM和MC只需要通过切换开关切换即可。在3组输出当中,分别有非平衡和平衡输出各1组,然后还有2路低音音频输出,用于外接低音音箱。就这么看来,P-80在功能配置方面相当厉害的。

P-80在连接到网络之后可以使用Onkyo Controller App控制。可以控制音量、切换输入、开机/待机状态切换,设定P-80的运行参数,还有就是流媒体音乐播放功能,读取USB存储设备播放音乐也需要使用Onkyo Controller App来选择音乐播放。可以说,Onkyo Controller App可以完全控制P-80。在实际使用上,我将P-80和M-80的触发接口连上,然后就使用Onkyo Controller App控制P-80,这样在开机的时候就可以两台机同时运行,反之同时进入待机状态,相当好用。

02.PNGP-80的内部拥有丰富的接口,其中,模拟输出部分均提供平衡和非平衡输出,而且还额外增加两路低音输出,可以连接两个低音音箱

03.PNGP-80前面板的右侧是输入切换旋钮,右下角是测试麦克风接口

支持两种声音优化模式

声音优化功能也是P-80的特色所在。P-80支持Fidelity IQ和Dirac Live两种声音优化功能。Fidelity IQ是一种Auto Loudness function“自动响度功能”,它需要随机自带的测试麦克风配合。Fidelity IQ其实也是通过修正频率响应来优化声音。相比之下,Dirac Live就通过修正频率响应和脉冲响应来优化声音,所以在声音效果方面,Dirac Live在声音的清晰度,低音的速度方面的改善效果更加出色。

不过,P-80自带的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是限制版本,仅支持20~500Hz的频率响应优化。事实上,这个频段在大多数房间里面会出现严重问题,所以限制版本是勉强够用。然而用户可以通过付费方式升级为全频版本的Dirac Live Room Correction。另外,P-80还能通过付费方式升级使用Dirac Live Bass Control。这是目前少数能支持Dirac Live Bass Control的Hi-Fi音响产品。如果你需要使用Dirac Live Bass Control,那么必须加上两只低音音箱,组成2.2配置输出。

04.PNGDirac官网上关于Dirac Live Room Corretion全频版本和Dirac Live Bass Control的价格

精致的M-80功率放大器

M-80每声道的输出功率为200W(4Ω,1kHz,THD 0.7%,双声道驱动)/ 150W(8Ω,1kHz,THD 0.7%,双声道驱动)。M-80的体积并不大,对于很多音响公司来说,或许他们直接使用D类功放和开关电源,不但轻量化,还能获得大功率输出,而M-80依旧坚持使用AB类功放,每声道采用2对达林顿晶体管输出。在电路设计上,M-80采用低负反馈以及动态互调失真抑制电路(DIDRC),前者主要为听感而服务。动态互调失真抑制电路(DIDRC)用于降低高频的失真和噪音,是Onkyo的音频放大器中最常见的电路设计。

根据官方举例说法,M-80可以搭配Klipsch Forte(目前最新版本是Forte IV)这款三分频12英寸低音单元的音箱,而且这款音箱的高音和中音部分都采用“压缩驱动器 + 号角”,整个音箱的灵敏度高达99dB@2.83V/1m,这意味着M-80只需要输出很小的功率就可以驱动Klipsch Forte IV。可惜的是这次我只收到P-80/M-80,没机会搭配Klipsch Forte IV音箱进行试听。而我就把P-80/M-80放到办公室,搭配我的丹拿轮廓1.1小书架音箱。

05.PNGM-80的前面板源自Onkyo的的经典设计。当开机之后,UV表有背光效果。如果不需要背光的情况下可以关闭。在输出功率方面,M-80每声道的输出功率为200W(4Ω,1kHz,THD 0.7%,双声道驱动)/ 150W(8Ω,1kHz,THD 0.7%,双声道驱动)

06.PNGM-80同样提供平衡和非平衡输入,输出端口提供两组输出连接

细腻绵密的中频

P-80/M-80呈现出一种颇具人文气息与细腻质感的声音风格。其整体声底不属于极具冲击力与压迫感的类型,而是更倾向于营造一种从容、安定且富有细节的声场,让人能够长时间沉浸于音乐之中,不易产生听觉疲劳。

最为突出的亮点在于其中频段的表现。其整个中音部分,还包括部分的中高音和中低音部分,特别是表现人声以及弦乐、钢琴等乐器的主要频段,展现出了极高的解析力与绵密的质感。这种“细腻绵密”并非通过锐化的线条来强调,而是以一种高度融合的方式,将丰富的音乐信息从容不迫地铺陈开来。在演绎人声作品时,歌者的口型变化、气息转换乃至嗓音中微妙的纹理与情感波动,都能被清晰地捕捉并自然呈现,没有刻意的突出或美化,显得真实而贴切。聆听《贝拉方蒂在卡内基》这个现场录音专辑里面,贝拉方蒂带有沙哑嗓音能获得十分传神的效果。

相应地,其高频延伸自然而柔顺。我听DECCA古乐品牌琴鸟发行的《莫扎特三首五重奏》专辑,我听了第一部“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在表现弦乐器、单簧管的声音时,它能够勾勒出清晰的乐器轮廓与清晰的空气感,但整体听感平滑流畅,毫无侵略性。这种处理方式有效避免了在回放某些数码录音或强调高频的唱片时可能产生的刺耳与毛躁感,确保了聆听的舒适度。即便在较大音量下,弦乐器的高频也始终保持克制与优雅,单簧管依旧圆润有光泽,将音乐的细节与质感作为表达的重点。

在低频与动态层面,它的低频量感适中,下潜注重质感与清晰度而非庞大的规模感与冲击力。它不会用汹涌的低音去“推”着听者,而是提供一种扎实而稳定的基础。比如听2L公司录制的《Magnificat》专辑,管风琴的低音听起来就是一种缓缓的,十分舒缓的感觉,烘托整个音乐的氛围。

总结

总体而言,Onkyo Icon P-80与M-80的发布,标志着该品牌在高端音响领域的一次实质性回归,也展示了Onkyo在当前Hi-Fi市场中的定位与策略。这款音响的声音特质,使其在特定音乐类型的重播上显得格外迷人。它并非追求全方位的爆棚效果,而是专注于呈现音乐内在的细节情感。对于追求宁静、细致聆听体验,希望深入挖掘唱片中丰富信息,而非追求强烈感官刺激的音乐爱好者而言,这套系统提供了一种高度耐听且富有音乐性的选择。

编辑:邓冠奇

为你推荐

全部评论

X